什麼是體質?
進入中醫診間,中醫師問完症狀,看完舌頭,把完脈後,常給出 : 「你有血虛」或「你有氣虛」,病人常常一頭霧水,到底什麼氣?什麼是血?虛又是什麼概念?
其實這些都是中醫對於人體狀態的描述,也就是所謂的體質。
身體的組成
要了解體質,就要了解中醫所認為人的五種生命物質,氣、血、精、津、液。以下用簡單的方式來描述。
氣:維持人體活動的物質,包含運動、維持體溫,到抵抗外來的病邪,生長發育。
血:血液的部分,也包含了維持人體活動的營養物質。
精:先天遺傳下來的稟賦,後天的飲食也會影響,主要負責生殖、生長發育。
津液:體液與分泌液,負責濡養與滋潤、排泄與代謝。其中相對流動性大者為津,流動性較小者為液。
中醫認為正常的身體狀態應保持在平衡的情形,每個物質太多與太少都可能會產生疾病。
過多:例如正常的呼吸道會分泌黏液,分泌過多產生痰,就是不正常的情況。
過少:例如正常的口腔會分泌唾液,分泌過少造成口乾,就是不正常的情況。
了解了中醫的基礎知識後,讓我們來看中醫對於人體狀態的描述—體質。
常見的體質
常見的體質描述有氣虛、陽虛、血虛、陰虛、血瘀、痰濕體質,以下是常見的症狀。
氣虛:容易疲倦、容易出汗、講話音量小。
陽虛:除了氣虛的症狀外,也有怕冷、四肢冰冷的情形。
血虛:面白、唇色淡、容易眩暈,女性月經量少或顏色較淡紅。
陰虛:除了血虛的症狀外,也有怕熱、手心熱、潮熱盜汗的情形。
血瘀:皮膚、口唇、舌頭顏色偏暗。
痰濕:身材較胖、皮膚偏黏、口腔黏、喉嚨常有卡痰感。
除了症狀外,舌頭、舌苔、把脈也是體質評估中重要的指標,也因此,若有體質評估的需求仍需諮詢合格中醫師診斷。
參考文獻
李德新,中醫基礎理論講稿。人民衛生出版社,2008
馬建中,中醫診斷學。正中書局,2017
Commentair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