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作家相片洪國峯中醫師

忍不住的尷尬?中醫幫您擺脫尿失禁

已更新:2020年3月11日



65歲的吳太太,近幾年發現自己咳嗽、打噴嚏時小便都會滲出來,一個不小心就弄濕褲子,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,她只好減少喝水、多墊幾片護墊,連出去玩也盡量選擇廁所在附近的室內環境,讓從小都喜歡戶外活動的她整天鬱鬱寡歡。到門診檢查後才知道自己有「應力性尿失禁」的問題。


什麼是尿失禁?


尿失禁是種症狀而非疾病,指的是不自主漏尿的情況。隨著人口老化,在台灣這類問題並不是少見的疾病。根據統計,尿失禁在老年男性的盛行率約20%,在老年女性約35%,然而,大多數的人認為這是老化問題或羞於啟齒,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曾經尋求醫療服務。這類問題不但影響了身體,更影響了心情與生活品質。


尿失禁原因

  • 年齡老化

  • 膀胱功能出現問題

  • 攝護腺肥大

  • 生產過後影響骨盆肌肉

尿失禁分類


依照尿失禁種類和原因可分成四類

  1. 應力性尿失禁:是老年女性尿失禁的常見原因,與骨盆底部支持尿道擴約肌和膀胱頸的肌肉鬆弛有關。常發生在咳嗽、大笑、舉重物時。

  2. 急迫性尿失禁:膀胱的神經問題或者中樞神經問題如:中風、失智症等影響膀胱功能。症狀表現為突然來的尿意,無法忍耐。

  3. 滿溢性尿失禁:膀胱裡長期有尿液儲留,腹部用力時則漏尿,常見原因為男性攝護腺肥大導致長期尿液排出困難,症狀表現為解尿後仍有餘尿感。

  4. 功能性尿失禁:排尿器官正常,但因環境或情緒引起尿失禁,如行動不便而無法走到廁所,產生尿失禁。

嚴重程度評估


根據Sandvick嚴重程度指標,將「漏尿發生頻率」分成四級,「漏尿量」分成兩級,兩者相乘,1-2分為輕度、3-4分為中度、6-8分為重度。

治療


西醫治療

初始為非藥物治療或行為治療,如骨盆肌肉運動、膀胱訓練、生活型態介入。當症狀改善不明顯時合併使用藥物治療。

依照不同型態尿失禁有不同藥物,常見有抗膽鹼藥物和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,常見副作用有口乾、視力模糊、心悸、嗜睡、眩暈、姿態性低血壓等。


中醫治療

尿失禁症狀紀載在中醫遺溺的範圍。素問•宣明五氣論中提到:「膀胱不約為遺溺」,筆花醫鏡中也提到:「膀胱者,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,氣化則能出矣。然腎氣足則化,腎氣不足則不化。人氣不化,則水歸大腸而為泄瀉。出氣不化,則閉塞下焦而為癃腫。小便之利,膀胱主之,實腎氣主之也。」由此可知膀胱排尿與儲尿的功能依靠著腎的固攝和氣化。若腎氣的固攝或氣化功能失常,則可能出現小便不順、尿急、遺尿等症狀。

此外,格致餘論• 胞損淋瀝論中提到:「常見尿胞因收生者不慎,以致破損而得淋瀝病......,難產之由,多是氣虛,難產之後,血氣尤虛。」,婦人大全良方也提到:「又婦人產蓐,產理不順,致傷膀胱,遺尿無時。」顯示出懷孕時耗傷氣血,影響腎氣與膀胱功能。

常見證型有腎陰虛、腎陽虛、氣血虛等證,治療主要方針為補腎陰、補腎陽、補氣血等。


生活衛教

  1. 中醫寒涼性食物,如:白蘿蔔、絲瓜、冬瓜、大白菜,可搭配少許薑絲一起煮。

  2. 避免喝咖啡或茶等含有咖啡因的飲料。

  3. 出門前與睡前避免喝水。

  4. 避免一次喝大量的水。

  5. 每日喝水量約在1500至2000毫升,少量多次,每次至多200毫升。

  6. 有尿意時,嘗試先憋尿並且轉移注意力,等到五分鐘後再去尿。

  7. 每天依固定的時間間隔去解尿。

骨盆肌肉運動


收縮肛門與尿道周圍的肌肉,收縮約十秒,再放鬆十秒,如此重複十五次為一個循環,睡前進行兩個循環。


穴位按壓

睡前以每分鐘30下的和緩速度,深層按壓兩側太谿、三陰交一分鐘。

  • 太谿:內側腳踝尖與腳後背筋(阿基里斯腱)的中間處。

  • 三陰交:內側腳踝尖上四根手指頭處。

國峯醫師提醒,尿失禁的患者,除了藥物治療外,運動、改變飲食和生活習慣也是改善症狀的關鍵,有尿失禁、夜尿、頻尿症狀的患者,可至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求診,按我了解門診資訊

參考文獻

  1. Lukacz ES, Santiago-Lastra Y, Albo ME, Brubaker L.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Women: A Review. Jama. 2017;318(16):1592-604. Epub 2017/10/27. doi: 10.1001/jama.2017.12137.

  2. Paik SH, Han SR, Kwon OJ, Ahn YM, Lee BC, Ahn SY. Acupunct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urinary incontinence: A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. Exp Ther Med. 2013;6(3):773–780.

  3. 張伯臾,中醫內科學。知音出版社,2010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